2025-03-03
作者:鐘繼輝
2月28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承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頒布20周年主題活動在京成功舉行。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及相關企業的眾多嘉賓和代表,共同回顧過去二十年來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深入探討未來發展的可行路徑。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受邀出席并參加企業家對話環節。
企業論壇對話環節
《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旨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該法明確了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上網、全額收購、費用分攤、財稅優惠等原則,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2025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20周年前夕,《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以下簡稱:《能源法》)正式實施,《能源法》中對可再生能源的定位和發展又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關鍵期“十五五”,本次活動旨在匯聚可再生能源產業界同仁,共同回望過去,堅守初心,展望未來。
劉漢元主席分享精彩觀點
在領軍企業家對話環節,劉漢元主席表示, 制定五年規劃時,由于以前的發展成本很高,稍不注意就會難以實現既定目標,所以制定目標很謹慎,但實際的結果都是十倍、二十倍、百倍的完成目標。從這個角度看,今天也許是幸福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已經小于煤炭的成本,各種儲能加起來可以等價甚至領先、替代化石能源,并且成本還在降低。稍微算一下,總能源接近20萬億度電的等效能源,如果一半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水電和風電還有一部分潛力,光伏可能擔任主角,這樣算下來,2050年起碼有60億-100億千瓦的光伏裝機。如果人工智能和正常發展25年以后能源消費總量增加50%,意味著100-150億的可再生能源裝機才能夠滿足2050年到2060年碳中和的需要。
劉漢元主席表示,所以目標很重要,我們要看清楚究竟有多長的路要走,有多少市場和空間,想清楚我們體制機制如何改善。今天的可再生能源已經不是2、3塊錢一度電,而是1毛、2毛錢一度電,只有想得清楚,我們才能走得更殷實。也許未來幾十年,中國就有更多的機會,中國實現偉大復興就有更大的物質前提支撐,也能夠更驕傲地站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前沿和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