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作者:鐘繼輝
2025年全國兩會
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關鍵節點
更是邁向新征程
擘畫新藍圖的重要契機
兩會熱詞
清晰映照出國家發展的戰略方向
也精準聚焦著民生關切的熱點焦點
從科技創新的前沿突破
到經濟發展的穩健步伐
從民生保障的堅實舉措
到生態環保的不懈努力
每一個熱詞背后
都蘊含著時代發展的強勁動力
我們一起聚焦兩會熱詞
聆聽時代足音
凝聚奮進力量
共同期許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年全國兩會“綠色發展”
再次成為高頻詞匯
碳達峰碳中和、新能源體系等
議題的深度討論
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
深刻變革
本期“聚焦兩會熱詞”為您解讀
全面評估企業價值的
世界語言——ESG
ESG
全球價值鏈重構的通用密碼
近年來,ESG投資
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升溫
根據全球可持續投資聯盟(GSIA)
發布的報告
2024年全球ESG投資規模
已突破40萬億美元
占全球資產管理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以上
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顯示
ESG評級高的企業
長期投資回報率
顯著高于市場平均水平
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浪潮下
踐行ESG理念成為眾多企業“必答題”
過去十多年
ESG逐漸成為中國相關機構
開展工作的新領域之一
通威等中國企業成立了專門委員會
共同牽引和推動ESG相關標準、要求
在公司經營行為上的落地
進一步規范和完善
內部員工觀念、認識和行為
2024年
通威以黃金會員身份
加入RE100計劃
并連續五次參加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為世界可持續發展
積極提供“通威方案”
憑借卓有成效的ESG實踐
通威累計榮獲超70項國內外
可持續領域殊榮
2024年3月
永祥節水案例成功入選
2023中國節水十大經典案例
成為四川省唯一入選案例
為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樹立了標桿
ESG變革
正在重塑全球商業規則
ESG評級
已成為企業進入
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
通威榮列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
在華企業可持續發展案例“二十年二十佳”
現實需要
構建中國主導的ESG審核標準體系
許多國際機構
行業協會及標準化組織
通過制定一系列標準
促進了ESG理念在全球有效實施
但隨著此進程的不斷推進
諸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審核標準繁雜
使中國企業負擔沉重
部分審核標準不合理
阻礙了中國企業發展
數據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企業運營受到威脅等
通威提出“Together to Win”的可持續戰略理念
當前
很多ESG標準的制定、認證單位
常?;诓煌瑖?/p>
不同背景、不同第三方機構
在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
有效性、一致性上
也有許多差異
使中國在對接過程中
增加了成本、難度
可能還走了很多彎路
當前,我國已制定了
與國際主流ESG披露規則相協調的
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
但在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環節
存在明顯缺失
迫使中國企業只能被動遵循
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審核標準
因此,我國亟需制定一套
既充分結合中國國情
貼合中國企業發展現狀
又能在全球范圍內
產生廣泛影響力的
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
為中國企業爭取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通威“漁光一體” ,生態發展實踐
歷史轉變
中國標準重塑世界經濟版圖
全國人大代表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
在全國兩會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過去,中國可能是被動參與ESG
但近十多年能源的轉型
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治理能力
以及全社會觀念理念的提升
使ESG相關要求、治理辦法
在中國落地有了充分的條件
無論硬件還是軟件
中國在ESG相關要求落地方面
具備了充分的廣泛性
普惠性和實施的有效性
通威旗下永祥股份綠色花園式工廠
劉漢元主席建議
國家相關部門牽頭制定
由中國主導的供應鏈ESG審核標準體系
選擇我國在全球具備競爭優勢的
新能源行業進行供應鏈ESG審核試點
建立跟蹤反饋機制
及時調整并優化相關指標和流程
推動中國供應鏈ESG
審核標準體系國際化
與歐美加強標準互認談判
提升國際認可度和話語權
并鼓勵中國企業在海外
依此標準進行供應鏈ESG管理
引導國際通行的ESG標準制定
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的跨越
使我國從全球的追趕國
成為引領國、牽引國、領先國
通威太陽能科技鹽城基地71MW屋頂光伏項目
站在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維度
ESG既是企業穿越經濟周期的指南針
更是文明形態轉型的刻度尺
中國ESG審核標準體系的構建
不是對西方標準的簡單移植
而是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引下
對工業文明價值體系的超越與重構
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哲學
與ESG評估體系深度融合
中國企業正在書寫可持續發展的新范式
為全球商業文明注入東方智慧
這場靜悄悄的價值革命
將重塑世界經濟版圖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
刻下鮮明的中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