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作者:馮靜
在浩瀚的追光之旅中
每一顆星辰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于筑夢的偉大征途上
每一位通威人都是前行路上的燈塔
他們是以勤勉鑄就輝煌的匠心者
他們是用汗水澆灌希望的耕耘者
他們是以智慧點亮未來的追光者
他們是用責任撐起天空的擔當者
榜樣不遙遠,力量在身邊
讓我們攜手并進
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讓榜樣之光
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
本期《通威人 | 身邊的榜樣》
一起了解
通威太陽能眉山公司一廠
設備部安全員陳正文
用“笨功夫”守護安全的奮斗故事
01
安全培訓,讓人從心里長出警鐘
早會上
設備部培訓室的
投影儀嗡嗡作響
陳正文正彎腰調試設備
今天要講操作中的盲區隱患
得用真實案例讓大家記住
她在心中沉吟
陳正文開展安全培訓
這是陳正文在安全崗組織的
第53場安全培訓
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段視頻
一名工人因未佩戴護目鏡
被飛濺的金屬碎片擊中眼部
畫面定格在血漬斑斑的工作臺上
臺下響起一片吸氣聲。
“老張,你上周巡檢時
全程戴著護目鏡了?”
陳正文突然點名
被點中的老師傅撓了撓頭
訕笑道:“那天趕工,想著就幾分鐘……”
“我們現在看到的
雖然是其他公司的事故
就是從‘就幾分鐘’開始的。”
她打斷老師傅的話
語氣陡然嚴肅
會議室鴉雀無聲
陳正文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入廠安全培訓
這種“刺刀見紅”的培訓風格
讓這個24歲的姑娘
一度被質疑“太較真”
有人私下議論
年紀輕輕懂什么實戰?
她卻把壓力轉化為更扎實的準備
翻爛了《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匯編》
甚至拉著老員工模擬突發事故
漸漸地,大家都習慣了她的“念叨”
來參加培訓課的除了車間同事
也多了外部供應商
入職第一天
她就主動請纓
承擔起部門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
部門員工的“知學云”
應知應會考試參加率達到100%
月度抽查率也達到100%
不僅如此
她還組織部門16人
考取低壓電工操作證
43人參加眉山市
紅十字會應急救援員培訓
并考取相關證書
她的細致與嚴謹
讓安全培訓不再是形式
而是員工一種實實在在的能力提升
02
發現隱患永遠不嫌早
一次日常巡檢
值完班的陳正文又折返沖向鍍膜泵區
這個區域在她心里掛了號
歷史數據顯示
卡箍松動引發過一次宕機異常
她決定再回去看看
手電筒光束切開黑角
果然,一個細節沒逃過她的眼睛
3號泵密封圈已出現裂紋
這場虛驚成為
她推行“化整為零”的契機
第二天晨會上
她將容易忽視的區域安全風險點
作為屬地日常檢查重點
在班組內推行
陳正文進行每日車間環境安全檢查
如今,她的“隱患臺賬”
已更新到665條
每條記錄后都附著對比照片
歪斜的警示標牌被扶正
斷電的應急燈重新亮起
凌亂的電線套上阻燃管
……
“最讓我驕傲的不是整改率100%
而是老李昨天主動找我
報備液壓閥異響。”
說這話時
她正踮腳檢查排風管
測試儀在她掌心磨出淡黃色的繭
安全工作無小事
一個小小的靜電問題
如果不及時處理
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事故
在她看來
隱患往往藏在細節里
而發現并解決這些隱患
就是她的使命
03
演練不是為了應付檢查
去年七月
應急演練場的氣溫逼近40℃
陳正文套著厚重的防火服
汗水順著安全帽帶往下淌
“化學品泄漏,啟動三級響應!”
她嘶啞的指令穿透熱浪
新員工小王在慌亂中
戴反了防毒面具
她一個箭步沖上前矯正
動作利落得像重復過千百次。
這樣的場景
在2024年已上演過21次
小王抱怨
“真出事哪記得住這么多步驟?”
她沒反駁
只是默默在更衣室貼上流程圖
又在每次演練后追加“復盤會”
陳正文仔細檢查設備
“安全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當我們把‘萬一’變成‘一萬’
才能真正對生命負責。”
當陳正文獲得2024年年度安全標兵時
站在臺上捧著獎狀
她這樣默默告訴自己
在這個追求快節奏的時代
“陳正文們”用“笨功夫”
守護著公司產線脈搏的穩健跳動
“安全無小事”
他們的價值不在于力挽狂瀾的瞬間
而在于將危機消弭于無形的每一天
正如生產線永不停轉的齒輪
安全,始終是最精密的那個咬合點